最新熱點:
日本電腦店不賣顯示卡給遊客 包括 RTX 5080 / RTX 5090 不退稅Sophos 揭示過半數據外洩事故經合法途徑入侵 黑客平均只需三天即可竊取數據 傳 AMD 取消 9060 XT 8GB 版本 預計 5 月 21 日發布 暫定 6 月開售全新 RTX 5080 機種 !! ROG Strix SCAR 16 (2025) G635 電競筆電第 4 代 QD-OLED 登場!!! ASUS ROG Strix OLED XG27UCDMG 電競顯示器Steam 帳戶被盜 10 年後取回 帳戶內大量遊戲、還充值了數百美元解決遊戲崩潰問題、多顯示器灰屏 NVIDIA 緊急發布 576.26 Hotfix 驅動極速 14GB/s、首年上門 RMA BIWIN Black Opal X570 PRO Gen5 2TB SSD買主機板送 16 核 X3D CPU ?! Minisforum BD790i X3D Mini-ITX 主機板大陸玩家用 CNC 機雕 CPU IHS 將 IHS 銅蓋變成水冷頭 能壓 270W !!傳 Panther Lake SoC 效能大提升 首款自家 18A 制程晶片 決定公司命運傳 NV 為 RTX 50 SUPER 做準備 RTX 5070S 18GB 與 RTX 5080S 24GBRadeon RX 9070 GRE 沒有跳票 5 月 8 日中國發售 $4,199 人民幣起ASUS 為 ROG ASTRAL 系列顯示卡 加入陀螺儀晶片 確保顯示卡 PCB 沒下垂入門級 GeForce RTX 5060 確認 5 月 19 日 Computex 前上市美法院迫 Google 出售 Chrome 沒有 Google 的 Chrome 只會沉淪10 核 Zen 5 商務機 MSI Prestige A16 AI+ A3HMG 手提電腦美法院判 Google 非法壟斷市場 傳要賣走 Chrome 瀏覽器 多家公司想買司法部要求拆售Chrome OpenAI與Perplexity率先舉手認投到底應該叫它「第 4 代 QD-OLED」嗎? 淺談全新 27 吋 4K 240Hz QD-OLED 面板

NVIDIA 於 16 日正式發布第 5 款基於 Blackwell GPU 架構、核心代號 GB206-300 的主流級 GeForce RTX 5060 Ti。坦白說,很多人對於今代 RTX 50 系列的表現有點失望,沒有渲染性能停滯不前,需要靠著基於 DLSS 4 技術的 Multi Frame Gen 功能,驅動程式問題一堆,再加上對手 AMD RX 9000 系列表現不俗,都放大了今代 RTX 50 的問題。
由於摩爾定律逐漸失效,傳統 GPU 設計已無法以原生渲染方式維持理想的遊戲幀率。RTX 5060 Ti 相較上代 RTX 4060 Ti,在 CUDA Core 數目方面相差不遠。NVIDIA 改向 Neural Rendering 神經渲染技術發展,將 AI 技術導入遊戲應用中。Microsoft 亦宣布未來的 DirectX 將正式支援向量運算協作,全面解放 Tensor Cores 用於遊戲運算,GPU 硬體與 PC 遊戲界正迎來重大變革。

去年 11 月,AMD 發布首款具備 3D V-Cache 的 Zen 5 處理器 Ryzen 7 9800X3D,雖然它在遊戲性能方面表現無敵,但由於核心數目只有 8 個,在多工運算、內容創作及運算性能上,表現會不及更多核心的 Ryzen 9 9900X 與 Ryzen 9 9950X。
終於等到 AMD 正式發布 Ryzen 9 9950X3D及Ryzen 9 9900X3D,分別定價 US$699及US$599,用家不需要再在 3D V-Cache 與核心數目之間作出取捨,只要預算充足,就能同時擁有極致的遊戲性能和多核心運算能力。

除了受關注程度較高的 AMD Radeon RX 9070 XT外,AMD同日亦推出了 Radeon RX 9070顯示卡,定位及 MSRP均對標 NVIDIA GeForce RTX 5070。AMD Radeon RX 9070 採用 AMD Navi 48 XL 繪圖核心,升級新一代 RDNA 4 GPU 微架構,具備 56 個 CU、3,584 個 SP、56 個 RA 加速單元,256-bit 16GB GDDR6 記憶體配合 64MB 第三代 Infinity Cache,MSRP則為 US$549,適逢 RTX 5070對比上代的性能提升有限、媒體間口碑不佳,到底 AMD 能否在 1440p遊戲顯示卡的市場扳回一城?
由於 AMD並沒有推出 Radeon RX 9070 MBA 公板,因此HKEPC這次收到的是 Sapphire PURE Radeon RX 9070顯示卡,採用全白的外觀設計,散熱器採用 3 Slot設計,具備 5支複合導熱管搭配大面積鋁散熱鰭片,配搭 3顆全新 AeroCurve風扇,絕對足以壓制 Radeon RX 9070晶片的發熱量。

每一代都號稱 N 卡殺手,但每一代都恨鐵不成鋼!AMD 明白要在高階市場追上 NVIDIA 的難度不低,因此 RDNA 4 GPU 微架構改變策略,直接跳過高階型號,推出代號為 Navi 48 的 Radeon RX 9070 系列。根據 AMD 官方調查,約 85% 的遊戲玩家僅會購買 US$700 美元或以下的顯示卡,並且玩家更希望沿用 PCIe 8-Pin 供電接口,因此 AMD 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在中階或以下提供比 NVIDIA 價格更低、效能更強的產品,對 GeForce RTX 5070 系列進行全方位壓制。
定位方面,AMD 在 5 日正式發布 Radeon RX 9070 與 Radeon RX 9070 XT 兩款型號,其中 Radeon RX 9070 擁有 56 個 CU、3,584 個 Stream Processors、56 個 RT 加速運算單元、112 個 AI 加速運算單元,擁有 256-bit 記憶體介面、16GB GDDR6 記憶體,最高 TBP 220W,官方定價為 US$549,與 GeForce RTX 5070 一樣。

▲ GeForce RTX 5070 (Blackwell GPU)
NVIDIA 於 4 日正式發布第三款基於 Blackwell GPU 架構、核心代號 GB205 的中階 GeForce RTX 5070 顯示卡。還記得今年 1 月於 CES 2025 大會上,老黃宣布 GeForce RTX 5070 售價 US$549、性能等效 RTX 4090,全場歡呼不斷,當時大家都驚訝於「皮褸刀客」怎會突然變成了「大慈善家」,然而老黃說的是基於 DLSS 4 技術的 Multi Frame Gen 功能,原生渲染性能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