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GABYTE 全新推出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採用 Ada Lovelace 架構,具備第四代 Tensors Cores 、第三代 RT Cores、32MB L2 Cache,配合完整 DLSS 3 功能,相比上代 3060 Ti,在更低功耗下提供更佳的 1080P 超高畫質流暢遊戲表現,而今次 16GB VRAM 容量版本,更是平民專用的 AI 運算顯示卡。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
▲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
GIGABYTE 推出全新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採用 2.5 Slot 三風扇散熱器,具備 4 支純銅導熱管配合熱管直觸散熱設計,搭配 ALTERNATE SPINNING 正逆轉抗擾流設計的刀鋒扇葉三風扇,帶來出色的散熱性能,加上支援完整 DLSS 3 / 3.5 功能,更經原廠預設超頻,為玩家提供 1080P 超高畫質流暢光線追蹤遊戲體驗,配備 16GB VRAM 容量,更適合使用於高需求的 AI 訓練/運算、內容創作等專業工作用途。
▲ 白色簡潔時尚外觀設計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尺寸為 281mm x 117mm x 50mm,相比其他 40 系高階型號,這款 RTX 4060 Ti AERO OC 的尺寸明顯縮小不少,更能相容細尺寸 M-ATX、ITX 機箱。顯示卡採用白色塑膠外殼,具備磨砂表面處理,外殼中心部分更加入拉絲紋處理的鋁金屬,以增強產品質感,外殼用方形圓角造型,並在右上角位置切了一刀以作點綴,簡潔時尚的白色外觀設計十分吸引。
▲ 炫彩變色 AERO 字樣裝飾
顯示卡上方頂部左側亦加入炫彩變色 AERO 字樣裝飾,開機後更會發出白色燈光作點綴。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具備金屬背板,能夠加強 PCB 剛性並增強承托力,從而避免 PCB 彎曲損壞。
GIGABYT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採用 1 個 PCIe 8-Pin 供電接口,可滿足供電需求。
GIGABYT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設有雙 BIOS 切換,BIOS OC 模式為預設風扇轉曲線的設定檔,BIOS SILENT 模式為寧靜風扇轉曲線的設定檔,SILENT 模式偏向指數曲線上升,普通遊戲負載時將會提供較低風扇轉速,帶來更寧靜的工作表現,不過筆者並沒有發現這兩個 BIOS 模式有任何的差異。
4 導熱管 2.5 Slot 三風扇散熱器
▲ 4 導熱管 2.5 Slot 三風扇散熱器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搭載 4 導熱管 2.5 Slot 三風扇散熱器,採用 2.5 Slot 厚度散熱器設計,具備 4 支純銅導熱管,連接 GPU 核心晶片散熱底座並貫穿到三組散熱鰭片散熱器上。雖然整體散熱器尺寸縮小了,不過仍能輕鬆應付 TGP 165W 功耗的 RTX 4060 Ti 的散熱要求。
GPU 核心晶片位置採用熱管直觸式散熱設計,經由 4 支導熱管表面直接傳遞廢熱到整個散熱鰭片上,正面的 GDDR6 顯示記憶體部分經大面積鋁板接觸散熱鰭片進行散熱,而供電元件同樣經鋁板接觸散熱鰭片進行散熱。
背面的 GDDR6 顯示記憶體部分經大面積鋁板接觸散熱鰭片進行散熱。
風之力刀鋒扇葉三風扇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採用 3 把刀鋒扇葉風扇,所有風扇為 8cm 11 片扇葉,刀鋒扇葉風扇的扇葉邊緣具備立體鋸齒造型,同時在扇葉表面加入導流溝槽,可在相同風扇轉速下提升風壓和進風量,搭配抗擾流 ALTERNATE SPINNING 風扇設計,在正逆轉功能下可減少相鄰風扇之間的亂流並提高氣流壓力,以帶動更多氣流穿過散熱鰭片並提供更佳的散熱效果。另外風扇採用自家奈米石墨烯潤滑油油封軸承,相比一般風扇壽命延長 2.1 倍。同時搭載半被動式風扇控制系統,當 GPU 溫度較低或是處於較低負載時,風扇將會自動停止運轉,提供零噪音的最佳體驗。
搭載 Screen cooling 散熱技術,延長的散熱鰭片加上大面積開孔背板可讓風流穿越,有效提升散熱效果。
8 相供電設計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是基於 NVIDIA 公版 PCB 設計,供電元件及 PCB 線路設計大致相同,僅作出了少量修改。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採用 8 相供電設計,6 相為 GPU 供電、2 相為 GDDR6 供電,GPU 供電採用 onsemi NCP302150 50A DrMOS,GDDR6 供電採用 onsemi DC21AK MOSFET,可滿足 AD106 繪圖核心供電需求。
NVIDIA AD106-351 繪圖核心
▲ AD106-351-A1 繪圖核心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16GB 使用 AD106-351 繪圖核心,採用 TSMC 4N 制程、擁有 229 億個電晶體、Die Size 約為 295mm²,運算單元數目與完整 AD106 核心有作出刪減,擁有 3 個 GPC 單元、共 17 個 TPC 紋理處理群集及 34 個 SM 串流多處理器,具備 4,352 個 CUDA Cores、136 個第四代 Tensor Cores、34 個第三代 RT Cores、136 個 Texture Units 及 48 個 ROP Units。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16GB 支援 PCIe 4.0 x8 介面,Base Clock 為 2310MHz、Boost Clock 為 2535MHz。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經過預設超頻至 Boost Clock 2595MHz,提升了 60MHz,支援 GPU Boost 4.0 技術可因應負載自動超頻至更高時脈。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OC BIOS) 預設 100% TGP 功耗為 165W,可解放提升至 130.9% TGP 功耗 216W。
128-bit 16GB GDDR6 記憶體容量、32MB L2 Cache 容量
記憶體方面,GeForce RTX 4060 Ti 16GB 支援 128bit 記憶體控制器,雖然比 RTX 3060 Ti 的 256bit 下降了一半,搭配 GDDR6 記憶體顆粒,記憶體頻寬只有 288GB/s,相較 RTX 3060 Ti 的 448GB/s 明顯遜色不少。不過,GeForce RTX 4060 Ti 16GB 的 GPU 具備了 32MB L2 Cache,相較 RTX 3060 Ti 只有 4MB L2 大幅增加,NVIDIA 宣稱 GeForce RTX 4060 Ti 的等效記憶體頻寬等同上代的 554GB/s,實際記憶體性能比 RTX 3060 Ti 更強。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搭載了 8 顆 Samsung K4ZAF32BC-SC20 20Gbps GDDR6 顆粒,運作時脈為 2,250MHz,每顆單顆容量為 16Gbit (512M x 32),合共提供 16GB 繪圖記憶體容量。更大容量顯示記憶體更利於應付高解析度高畫質設定的電腦遊戲,以及專業創作軟件。
支援 DisplayPort 1.4a、HDMI 2.1
顯示輸出方面,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提供了 2 組 Display Port 1.4a 及 2 組 HDMI 2.1 影像介面,支援 VESA DSC 1.2a 無損壓縮顯示功能,兩種影像介面皆可提供最高 8K 12bit HDR @ 60Hz 解析度輸出,合共 2 組 DisplayPort 1.4a + DSC 可提供最高 8K HDR @120Hz 解析度輸出。
最新第 8 代 NVENC 視訊編碼器、支援 AV1 硬體編碼解碼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16GB 搭載全新 Ada Lovelace 架構的 AD106 顯示核心,具備 1 個最新第 8 代 NVENC 視訊編碼器和 1 個第 5 代 NVDEC 視訊解碼器,以取代 CPU 解碼和編碼並有效減少 CPU 使用率,支援 H.264 AVCHD、H.265 HEVC、VP9、AV1 硬體加速解碼,支援高達 8K 60FPS 解碼。現時不少串流影片平台都轉用更高效率的 AV1 編碼格式播放,支援 AV1 編碼解碼將會成為顯示卡的標準功能之一。
測試平台:
Intel Core i9-13900K 處理器
MSI MAG B760M MORTAR WIFI 主機板
TEAM T-FORCE DELTA RGB DDR5-7600 32GB 記憶體 (OC to DDR5-6000)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
Windows 11 21H2 (Build 22621.608) OS
NVIDIA 537.13 Display Driver
散熱測試︰
散熱方面,測試在室溫約 23°C 下及開放式平台進行,在使用 OC BIOS 模式下,顯示卡閒置時 GPU 溫度約 35°C,風扇維持在停轉狀態。採用 Furmark 程式並以 2560x1440 0X MSAA 進行負載測試,經過 23 分鐘後風扇自動調整至 50% 轉速、約 1,778rpm,在低聲噪水平下 GPU 核心平均保持約 61°C、最高溫度為 62°C,整個 GPU 溫度相當低溫涼爽。
3DMark 測試:
3DMark DLSS 測試
3DMark DirectX Raytracing 測試
《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遊戲效能測試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為主流級 FPS 競技遊戲,主打 5V5 第一人稱戰術射擊遊戲,遊戲系統着重於小隊對抗。RB6 遊戲用家通常追求高 FPS 以獲得最佳畫面流暢和越低的畫面延遲來提升遊戲操作體驗。
測試採用《虹彩六號:圍攻行動》遊戲內建的效能基準測試工具,在 1080P 、2K 及 4K 解析度下分別獲得平均 476FPS、315FPS 和 153FPS,RTX 4060 Ti 16GB 顯示卡對於主流級 FPS 競技遊戲中可提供極致流暢的遊戲體驗,能夠滿足 FPS 遊戲玩家的需求。另外,R6 遊戲在 Vulkan API 中支援 NVIDIA Reflex 低延遲功能,開啟後可大幅降低遊玩時的系統延遲,在遊戲中提供更佳的反應速度,可為遊戲玩家帶來更流暢的操作體驗。
《Forza Horizon 5》遊戲效能測試
《極限競速 地平線5》為主流級賽車競速遊戲,主打開放世界單人或多人賽車比賽遊戲,遊戲系統採用擬真高畫質遊戲畫面內容,可讓玩家在虛擬遊戲畫面中感受到真實的現實畫面。遊戲採用非常精緻的材質、影子、光線、反射、粒子等特效效果,對於 GPU 有一定的需求,更支援光線追蹤,以及 NVIDIA DLSS 等升幀功能,十分適合測試比較 GPU 顯示卡的遊戲性能。
測試採用《極限競速 地平線5》遊戲內建的效能基準測試工具。在開啟 DLSS 3 畫質 + Frame Generation 功能後,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能夠滿足 1080P 144FPS+、2K 120FPS+、4K 60FPS+ 等光線追蹤極端遊戲畫質需求。以 FH5 中高需求 3A 遊戲定位來說,RTX 4060 Ti 16GB 偏向 1080P 及 2K 高 FPS 遊戲定位,4K 遊戲的話 FPS 表現就比較普通。
*FH5 支援 NVIDIA Reflex 功能,在開啟 DLSS 3 同時開啟 Reflex 功能,可大幅降低遊玩時的系統延遲,在遊戲中提供更佳的反應速度。
Stable Diffusion AI 生成應用測試
Stable Diffusion 是於 2022 年發佈的深度學習 text-to-image 模型工具,只需要輸入文字內容,配合含有大量素材的訓練模型,便可即時繪畫(AI 生成)圖像。透過不同的文字內容和特定主題的訓練模型,Stable Diffusion 主要用於生成真實人像、二次元人像、不同藝術風格等圖像類型,帶來千變萬化、創意無限的圖片內容,更是現時 2023 年熱門使用的 AI 創作工具。
Stable Diffusion 支援 WebUI 介面,可在瀏覽器中顯示圖形化界面,能讓一般電腦用家也能輕鬆使用及調整不同的選項,亦相容不同的系統平台及電腦硬件,加上不是太過複雜的安裝過程,深受不同程度的電腦用家歡迎。不過 Stable Diffusion 對於電腦硬件中的 GPU VRAM 容量有一定的需求,太低 VRAM 容量將會影響圖片生成時的速度或是生成變化,普偏建議使用 8GB VRAM 容量或以上的顯示卡。
筆者參考至這個網站文章,採用 Stable Diffusion + ControlNet 以生成麵包文字主題圖片,僅以簡單設定來執行標準 Stable Diffusion GPU Benchmark 跑分測試,可讓其他使用者也能模擬參考比較,並以首次生成之後的生成的完成時間為數據,而整個 AI 生成的峰值 VRAM 容量不超過 8GB。
在不超過 8GB VRAM 容量下,RTX 4060 16GB 與 RTX 4060 8GB 的完成時間幾乎一樣,大約為 17 秒左右,可以分析為 AI 生成性能一樣。而筆者亦使用較舊代的 RTX 2070 SUPER 及 RTX 2060 SUPER 進行測試比較,發現這兩款顯示卡比 RTX4060 16GB 需要更長的完成時間,分別相差 6.1 秒和 11.3 秒。
使用 Stable Diffusion + ControlNet ,解析度為 1200x900 下,運行以上的設定時,AI 生成所需要的 VRAM 容量將增加,峰值 VRAM 容量約 9.5GB。RTX 4060 Ti 16GB 和 RTX 4060 Ti 8GB 完成時間分別為 14.8 秒和 26.5 秒,大約相差 11.7 秒。
使用 Stable Diffusion + ControlNet 再加 Hires. fix 高解析度修復功能下,解析度由 1200x630 提升 1.5 倍至 1800x944 下,運行以上的設定時,AI 生成所需要的 VRAM 容量將大幅增加,峰值 VRAM 容量約 13.2GB。RTX 4060 Ti 16GB 和 RTX 4060 Ti 8GB 完成時間分別為 1 分鐘 15.4 秒和 1 分 27.8 秒,大約相差 12.4 秒。
以上兩個例子中,在處理高於 8GB VRAM 容量的 AI 生成圖片處理需求下,RTX 4060 Ti 16GB 相比 RTX 4060 Ti 8GB 花費更短時間,大約相差 11 ~ 12 秒。筆者亦發現使用較低 VRAM 容量 GPU 來處理比自己更高 VRAM 容量需求的情況下,只要多次運行後,在沒有完全釋放 VRAM 容量時,處理時間將不斷增加,嚴重下更有機會發生生成錯誤或是生成方向不正確等情況。因此,越大 VRAM 容量的 GPU 越有優勢。
▲ Stable Diffusion AI 生成示範
GIGABYTE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
售價︰HK$4,399
查詢︰Synnex HK (2753-1668)
平平評語:
GIGABYTE 推出全新 GeForce RTX 4060 Ti AERO OC 16G 顯示卡,搭載 4 導熱管 2.5 Slot 三風扇散熱器,帶來涼爽低溫的溫度散熱表現,RTX 4060 Ti 定位可滿足 1080P 超高畫質流暢遊戲需求、大部分 2K 高畫質流暢遊戲需求,配備 16GB VRAM 容量下,無需花費太多金錢,可讓一般入門電腦用家,在使用 Stable Diffusion 等高需求 AI 創作用途時更加得心應手,亦省下不少等待處理時間,可稱為平價平民 AI 運算顯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