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4
真正為 Gamer 而生 !!
ASUS ROG Phone II 電競手機
文: Angus Wong / 評測中心


為滿足 Gamer 對手機的需求,ASUS 推出 「ROG Phone II」電競手機,採用 Qualcomm Snapdragon 855 Plus、8/12GB LPDDR4 RAM、6,000mAH 大容量電池,搭配電競級 120Hz / 1ms AMOLED 10bit HDR 顯示屏,加上豐富的電競週邊功能,整個 GUI 設計均為遊戲體驗重新打造,ROG Gamers 們絕對不容錯過。



ASUS ROG Phone II 電競手機

 

ROG PHONE II

 

針對手機遊戲市場的極速擴張,ASUS 繼去年的第一代 ROG Phone 後,再度推出全新 ROG Phone II 電競手機,筆者今次借來的是 ROG Phone II 精英版,在規格上降至 8GB RAM + 128GB ROM,而經典版則為 12GB RAM + 512GB ROM,同樣搭載全新 Qualcomm Snapdragon 855 Plus 最高 2.96GHz 處理器提供極致高速的運算性能,並擁有 120Hz/1ms AMOLED 10bit-HDR 電競級屏幕帶來無與倫比的遊戲畫面,加上 6000mAh 超大容量電池足夠應付一整日「打機」的需要,在有限的機體空間內為玩家帶來無盡精彩的手遊體驗,筆者敢說現時沒有其他電競手機能出其右。

 

ROG PHONE II

 

機體外觀方面,ROG Phone II 採用幻彩黑作為機身主色調,手機正面設有兩道對稱的金色線條作簡單點綴,而背殼則以弧面玻璃打造,並加入雷射圖騰折線,在不同角度觀察手機會透出七彩光譜的漸變效果,而作為一台正式錄用的 ROG 電競手機,在機背的中心位置當然少不了一隻支援 AURA RGB 燈效的 ROG「敗家之眼」,機身風格有著濃厚的電競感,非常型格。

 

ROG PHONE II

 

ROG Phone II 機身寬度為 77.6mm,在一般直握使用下相當舒適易掌握,長度則達到 171mm,與屏幕尺吋相約的手機比較下有著更長的機體,較為修長的機身比例能夠為用家帶來最大化遊戲畫面的同時,有著更附合人體工學、更佳的手持方式,機身重量僅達 240g 且重心平均,即使長時間使用亦不覺累贅,加上在機身左側及下方皆設有充電接口,能夠避免一邊打電動一邊充電時會被充電線材卡住手指的問題。

 

 

Snapdragon 855+ 處理器 + Adreno 640 繪圖核心

 

ROG PHONE IIROG PHONE II

▲在 CPU-Z 上顯示為 Qualcomm Snapdragon 855 2.96GHz 處理器

 

ROG Phone II 是全球首款採用 Qualcomm Snapdragon 855+ 八核心處理器的手機,對比 Snapdragon 855 主核心時脈提升至高達 2.96GHz,據廠方數據表明效能提升了 4%,搭配 Adreno 640 繪圖核心,核心時脈為 675MHz,為手機提供強大的立體運算效能以應付繁重的遊戲畫面渲染運算。

 

ROG PHONE II

▲ Snapdragon 855+ 處理器示意圖

 

ROG PHONE II

▲ ROG Aerodynomic 空氣動力系統示意圖

 

ROG PHONE II

▲ ROG Aerodynomic 散熱氣孔

 

受惠於 Qualcomm Snapdragon 855+ 採用先進的 7nm 製程工藝,在電壓及功耗方面都比上代採用 10nm 有著更佳表現,加上第二代 GameCool II 散熱系統,採用全新設計的 3D 液態均熱板,擁有 ROG Aerodynomic 空氣動力系統,以對流傳熱的方式把廢熱帶動至背部散熱孔上散走,令處理器的主核心時脈能夠長期穩定維持在 2.96GHz 的高位,在長時間全速運行下仍不會因過熱而降頻或跌速,保證 ROG Phone II 不會「越玩越 LAG」。

 

ROG PHONE II

▲ 顯示ROG Phone II 在 30 分鐘全負載測試中並未曾跌速

 

ROG PHONE II

▲ 使用熱成像鏡頭觀察散熱情況

 

實測使用 CPU Throttling Test APP,在室溫 26度、開啟手機「X Mode」的情況下,將所有核心 100%負載,觀察 ROG Phone II 會否因過熱而跌速或降頻,在經過連續 30分鐘的測試後,包括主核心在內所有核心仍然能夠維持在最高時脈水平並未跌速,以熱成像鏡頭拍攝手機背面,可以看到機身整體溫度僅 36 度,而最熱的 ROG Aerodynomic 散熱氣孔亦只有 40 度,散熱效果非常理想。

 

ROG PHONE II

▲ 以 Vulkan runtime 進行的基準測試

 

ROG PHONE IIROG PHONE II

▲ 以 OpenGL ES 3.1 API 進行的基準測試

 

透過「3DMark for Android」進行繪圖能力運算測試,其中「Sling Shot Extreme」跑分就採用了 Vulkan 和 OpenGL ES 兩項基準 API,進行各項圖像、光影及材質渲染並分析手機 GPU 及 CPU 的性能,ROG Phone II 在三個細項測試中皆取得非常高的分數,即使畫質全開亦完全滿足現時手遊大作的需求。

 

ROG PHONE IIROG PHONE II

▲ 在「安兔兔評測」中取得 381,487 的高分數

 

而在評測項目相對全面的「安兔兔評測」中,得到 381,487 的超高分,在官方排行榜上排行為第二高,而第一位的其實同樣是 ROG Phone II,只因今次借來的是只有 8GB 記憶體的「精英版」,在記憶體測試中敗給擁有 12GB RAM 的「經典版」,說 ROG Phone II 是現時市面上效能最強的手機亦絕不誇張。

 

 

6,000mAh 大容量電池 + HyperCharge 直充

 

ROG PHONE II

▲ 「PCMark for Android」顯示日常使用下續航力長達 17小時 51分鐘

 

為滿足手遊愛好者一整天的遊戲對手機電量的極高要求,ROG Phone II 配備了高達 6,000mAh 大容量電池,連續遊戲超過 10小時亦絕無問題。將手機效能水平設定為平衡模式、WiFi 維持連接並關閉 GPS、藍芽及 NFC 功能,並把螢幕亮度設為 50% 的環境下透過「PCMark for Android」進行 Work 2.0 電池使用壽命基準測試,模擬用家日常使用手機的情況,測試在電量百份比接近 20% 時中斷,結果顯示 ROG Phone II 能連續使用長達 17 小時 51 分鐘,續航力非常驚人。

 

ROG PHONE IIROG PHONE II

▲ 機身左側及下方皆設有充電接口


而且加入 ROG HyperCharge 直充技術,支援 Quick Charge 4.0 及 Power Delivery 3.0 快速充電功能、最高 10V/3A 30W 的充電功率,從 0 快充至 4000mAh 僅需要 58分鐘,即可應付全天的使用,讓玩家不必顧累電量問題「想玩就玩」。

 

ROG PHONE II

 

特別在手機內加入 2:1 電源轉換器,把 10V/3A 的輸出轉換成 5V/6A 的輸入,用家只需要沿用一般 3A 充電線即可享有 30W 的快速充電,免卻其他品牌需要用上專用的高電流充電線的煩惱,而且選用的 NXP 2:1 Converter 轉換效率高達 99%,能有效避免手機在充電時出現的發熱問題。

 

 

4 天線網絡傳輸系統

 

 

ROG PHONE II

▲ ROG Phone II 在四個不同方位皆設有網絡天線

 

古語有云:「收到收唔到,唔係靠彩數」,在進行線上遊戲時又怎麼能夠接受手機的 Wi-Fi 訊號不穩定呢? ROG Phone II 就採用了多重天線網絡系統,透過分別處於不同方位的四支天線,避免因玩家的手部擋住天線影響接收能力。Wi-Fi 方面就支援 802.11ac、2 x 2 MU-MIMO,訊號量對比上代 ROG Phone 增加了 4.5 倍,有效大幅降低網絡延遲及提供最佳的傳輸速率。藍芽方面,則支援最新 V5.0 (BR/EDR + LE) 制式,並能夠啟用 Qualcomm aptX Adaptive 藍芽編碼技術,為玩家帶來低延遲、高品質的無線音訊傳輸。

 

ROG PHONE II

▲ 透過 Network Speedtest 工具測試 Wi-Fi 連線速度

 

ROG PHONE II

▲ 雙 Nano Sim 卡槽、雙卡雙待功能 (Good luck have fun!)

 

 

而流動數據方面,ROG Phone II 擁有兩個 Nano Sim 卡槽、雙卡雙待功能,支援 4x4 MIMO 及 5CA 載波聚合技術,上、下載速度規範為 Cat 18,下載速度最高可達 1.2Gbps,上傳則為最高 211Mbps,LTE 連接能力相當夠用。

 

 

UFS 3.0 ROM 儲存

 

ROG PHONE II

 

儲存空間方面,ROG Phone II 採用了 UFS (Universal Flash Storage) 3.0 規範的快閃記憶體,較之前的 UFS 2.1 快接近兩倍,透過 AndroBench 進行讀寫測試,連續讀寫分別為 1442.93 MB/s Read、219.1 MB/s Write,而在更為影響使用者體驗的 4K 隨機讀寫速度則分別為 177.02 MB/s Read 及 171.56 MB/s Write,讀寫效能非常理想,再不用看到惱人的「豆腐房子」了。

發表評論